" />" />
微企可獲百萬扶持資金;工商年檢改為年報,企業(yè)不進行年報會受到什么處罰;企業(yè)信用將公開查詢,什么時候可查,怎么查……昨日,市工商局召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對今年將實施的新政策進行解讀。
微企 幾十億建扶持基金
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累計發(fā)展微企11.18萬戶,解決和帶動就業(yè)84.73萬人,已有8726戶微企成長壯大,占微企總數近8%。其中,2013年新發(fā)展3.13萬戶,帶動就業(yè)22.6萬人。累計發(fā)放財政補助資金32.83億元,返還稅收7745.64萬元,協調落實4300萬元市級微企孵化園專項建設補助資金,推動取消和免征39項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及政府性基金項目,涉及金額約1億元。
市工商局微企處處長聶剛說,今年,我市將建立專門用于扶持微企發(fā)展的基金,“大約會有幾十億投入,微企所獲得幫扶資金將大大提高。有發(fā)展?jié)摿Φ奈幕瘎?chuàng)意、電子商務等行業(yè)的微企所獲得的幫扶資金將是30萬、50萬,或是300萬、500萬,并將大力支持在中小企業(yè)板上市。”
去年微企的年檢率是90%,聶剛說,還要建立微企運行監(jiān)測信息定點直報制,全市各區(qū)縣選取400戶微型企業(yè)定點采集運行數據。
信用 3月可查企業(yè)信用信息
“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失信懲戒機制如何建?市工商局信用處處長鄭曉鐘說,今年3月份將上線的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將是“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失信懲戒機制重要的一環(huán)。屆時,在我市登記注冊的個體戶、企業(yè),包括微企和部分外地建筑企業(yè)的信用信息都可以通過重慶工商局公眾信息網的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查詢。
具體可以查詢企業(yè)的哪些信用信息呢?鄭曉鐘說,包括與企業(yè)有關的處罰信息、司法判決、判決執(zhí)行情況、納稅、社保繳納等情況,“網絡經營者交易信用信息也將納入這個平臺,其信用信息采集的指標與國內一些大型的網購商不同。”
“一旦企業(yè)失信,在招投標、涉企財政補貼、資質審批、評優(yōu)評強、巡查監(jiān)管等政府部門日常管理活動中都將受限。”鄭曉鐘說,加大企業(yè)失信成本,失信企業(yè)最嚴重將不能參加招投標,不能獲得涉企財政補貼,這在今年將出臺的《重慶市企業(yè)失信行為聯合懲戒辦法》中有明確規(guī)定。
年檢 改為年報并網上公示
工商年檢驗照改為統(tǒng)一年報制度是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重慶什么時候開始執(zhí)行,年報的內容包括哪些?市工商局企業(yè)處處長高岷舟介紹,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要在注冊資本認繳、先照后證、放寬經營(住所)、名稱核準權下放等方面完善配套機制,我市將在今年上半年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工商年檢驗照改為年報后,年報包括:股東出資情況、公司資產狀況、企業(yè)經營狀況(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聯系方式等4方面內容。
企業(yè)“寬進”后,如何實現“嚴管”?高岷舟說,企業(yè)年報將在網上公示,工商部門將對年報內容進行抽查,“對于失信企業(yè)將加大監(jiān)管力度,對于講信用的企業(yè)少管或不管”。
在抽查中,發(fā)現企業(yè)年報內容不實的,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庫,并向社會公示。對經抽查發(fā)現企業(yè)年度報告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依法予以處罰,并將情況通報相關部門。
昨日,市工商局召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市工商局法規(guī)處、市消委會負責人對在今年3月15日實施的新消法進行了解讀。
新消法解讀
A 消費者信息必須嚴格保密
新消法規(guī)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
“新消法有36處修改,主要集中在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無理由退貨、舉證等方面。”市工商局法規(guī)處處長江傳華說,現行消法只規(guī)定了消費者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等9項權利,但沒有隱私權等個人信息保護的規(guī)定。而近年來,網購等因素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事件時有發(fā)生。
對此,新消法規(guī)定,經營者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向他人非法提供。
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將由工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jié)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B 網購可7日內無理由退貨
新消法規(guī)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現行消法沒有直接規(guī)定“三包”時限,只能引用《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中的規(guī)定。新消法規(guī)定,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也可以要求更換、修理。
“新消法最突出的一點是網購商品可以無理由退貨。”江傳華說說。消費者在退款時,可以直接找網購平臺交涉,由網購平臺先行賠付。但“先行賠付”是有條件的,即網購平臺在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時,才承擔“先行賠付”責任。
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是,無理由退貨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做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網絡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
C 消費者維權將更方便
新消法規(guī)定,經營者需要證明自己的產品沒有瑕疵,否則就將擔責。
“在國外,有些機構購買某品牌的汽車,進行極端條件下的實驗,取得的數據對消費者公布。”市消委會秘書長徐京說,省一級的消委會也將在中消協的統(tǒng)一安排下,進行類似的工作,“今年,市消委會有針對性地開展商品比較實驗,客觀公正發(fā)布商品信息”。
新消法就消委會還可以對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條款”、“霸王合同”,還有虛假廣告、虛假宣傳提起公益訴訟。
在打官司上,新消法也做了有利于消費者的規(guī)定,經營者需要證明自己的產品沒有瑕疵,否則就將擔責。這與一般的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不同,將大大方便消費者維權。
此外,市消委會開發(fā)的“消費維權通”手機APP將在今年3月上線。
新消法亮點
1.經營者欺詐“退一賠三”
新消法將經營者欺詐的賠償額度由“一倍”提高到“三倍”,即“退一賠三”。還規(guī)定了“保底金額”500元,即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按500元算。
2.虛假代言負連帶責任
根據新消法,廣告經營者、發(fā)布者設計、制作、發(fā)布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與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社會團體或其他組織、個人在前款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服務的,同樣負連帶責任。
3.“霸王條款”無效
新消法規(guī)定,“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guī)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2013年數據
企業(yè) 153.23萬戶
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53.23萬戶(其中,內資企業(yè)39.3萬戶,外資企業(yè)5397戶,個體工商戶111.46萬戶,農民專業(yè)合作社1.9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1.91%。
商標 11.7萬件
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注冊商標總量達11.7萬件、馳名商標82件、地理標志159件,分別增長26.9%、18.8%和23.3%。微企注冊商標總量達到6699件,其中著名商標8件。
執(zhí)法 3355件
全年立案查辦案件3355件,案值15.9億元。
電子商務 11萬戶
全市電子商務主體總量達到11萬戶,網站(網店)總量達到14.7萬個,分別較2012年底增長25.55%和32.7%。支持新建網絡交易平臺7個,全市年交易額千萬元以上的網絡交易平臺達到17個。
抽檢 1811組
共抽檢商品1811組,發(fā)現不合格商品858組。
投訴 15.5萬件
12315和消委系統(tǒng)全年受理消費者申(投)訴舉報和咨詢15.5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423萬元。
征信 2088萬條
征集整合信用信息數據2088萬條,市政府電子政務網訪問聯合征信系統(tǒng)2.8萬人次,同比增長56%。
全市在909個工程建設項目、1055個政府采購項目、101個土地交易項目中開展了信用評價,78戶企業(yè)因存在不良記錄被扣分,2戶企業(yè)因存在嚴重失信行為被取消中標資格。 本組文/重慶晨報記者 杜海